查看原文
其他

见证“新闻的力量”:第四届新闻创新研究工作坊圆满举行

新闻记者 2024年12月10日 11:3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Author 风华正茂的





新闻的力量

12月7日,以“新闻的力量”为主题,第四届新闻创新研究工作坊在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办。本届工作坊是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周年院庆系列学术活动之一,由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创新实验室)、《新闻记者》、《传媒观察》等单位共同主办。全国新闻学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探讨新闻媒体与社会热点,交流新闻理论与实践创新。







开幕式

12月7日上午,第四届新闻创新研究工作坊开幕式在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01会议室举行。开幕式由《新闻记者》主编刘鹏担任主持。

《新闻记者》主编刘鹏主持

开幕式上,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新闻创新实验室主任王辰瑶致辞。她表示,本届工作坊搭建了思想对话的平台,各种观点得以交锋和相容,我们期待听到更多精彩的发言。与此同时,感谢投稿人持续支持,不断提供高质量论文成果。工作坊坚持“小而美”的设定,希望与会嘉宾尽情享受纯粹的学术交流,也祝愿华工新传20岁生日快乐,青春万岁,风华正茂。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新闻创新实验室主任王辰瑶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刚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学院近年来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平台建设上取得的成就,分享“一转二融三交叉”的学科发展思路和“2+5”特色优势学科发展方向。他表示,从长三角到珠三角,工作坊首次在广州举办,与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务实的精神相辅相成。希望大家在这个智慧碰撞的场域,专注内容,聚焦新闻,共享学术盛宴。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刚

围绕不同的主题,3场工作坊依次进行,与会嘉宾探讨新闻生产与形式创新、全媒体时代新闻业的规范功能及实践创新等议题。




工作坊一

12月7日上午,工作坊一在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01会议室举行,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曹小杰担任主持。

西南大学教授王敏分享研究成果《从“建构”到“互构”——实验室研究与新闻室研究的源流与互鉴》,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涂凌波、香港城市大学博士生张天放带来《“项目制”新闻创新机制研究——以X媒体新媒体中心为个案》的主题分享,复旦大学教授白红义、研究生陈炜漫,浙江大学研究生谭慧琳分享研究成果《“实名是惯例,化名是例外”?:基于实践理论的中国深度报道信源署名研究》。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涂凌波担任上半场点评嘉宾,他回应了发言嘉宾论文观点,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改进建议。

西南大学讲师刘念、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张洪伟带来《重建“在场”:数字时代都市新闻业内容生产的地方性实践》的主题分享,中山大学博士生姚尧、教授李艳红发表《做社交媒体的“守望人”:新工作场景下“小编”如何建立工作常规——一种制度主义视角》的主题演讲,南京大学研究生张雨龙、教授王辰瑶分享研究成果《“改变的力量”:與论监督报道的治理效能研究——基于扎根理论和mvQCA的混合分析》。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白红义担任下半场点评嘉宾,他对发言嘉宾的选题给予肯定,并从研究视角、研究对象存在的问题给出指导性意见。




工作坊二

12月7日下午,工作坊二在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01会议室举行,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王继周担任主持。
复旦大学青年副研究员田浩带来《谁是不可爱的人?大众批评与数字新闻业的边界重塑》主题分享,苏州大学讲师王雪莹发表《“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社交媒体不良信息接触如何影响新闻参与回避?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模型》主题讲演,南京大学博士生何源带来研究成果《解释现象学视角下的青年群体新闻体验研究》,暨南大学副教授师文、研究生刘亦琛带来《算法新闻议程建构:针对智能推荐平台的ABT计算实验研究》主题分享。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常江担任点评嘉宾。他结合“如何理解新闻”“什么是好的新闻研究”等,对发言嘉宾的研究成果进行逐篇点评,加深了现场师生对研究主题的深入理解。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李梅、研究生张绮带来《主流媒体青年议题新闻交叉情感传播模式研究》的主题分享,中国传媒大学博士赵安琪发表《新媒体环境下青年用户的新闻流通路径选择研究》主题演讲,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肖鹏、清华大学博士生黄阳坤、暨南大学副教授师文分享研究成果《重聚公众:算法环境下新闻公共性的实现与分化针对智能推荐算法的审计研究》,安阳师范学院副教授王家东以《何以“外宣”:基础设施维护视域下县级融媒体中心通联工作研究》为题发表演讲。《南京社会科学》副主编虞淑娟和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新闻创新实验室主任王辰瑶担任下半场点评嘉宾,其中,副主编虞淑娟从编辑角度对论文进行剖析,认为其成果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产生积极影响,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




工作坊三

12月7日下午,工作坊三在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07会议室举行,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副主任黄汉林担任主持。

西安交通大学博士闫利超、河南大学研究生孙仲伯带来《反功能理论视域下宣传的限度与边界——基于对央企电视新闻中心W的实践考察》的主题分享,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杨鑫仪发表《以“地域”建立“附近”:某大型商业平台新闻分发策略的民族志探索》主题讲演,四川大学硕士王卓颖、硕士赵婧轩带来研究成果《吸纳与平衡:流量指标之于省级主流媒体的新闻生产实践》。《传媒观察》主编赵允芳、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教授王敏担任上半场点评嘉宾。主编赵允芳肯定了研究成果的创新性与前沿性,认为青年学子是学术领域重要的人才储备,希望大家不断打磨和完善自己的论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讲师余沐芩、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宋素红、博士生闫巧妹带来《塑造边界空间:新闻创意设计生产中的关系实践研究》主题分享,南京大学助理研究员周奕欣、研究生潘笑、副教授尚可可分享研究成果《评论把关机制对受众媒体信任及新闻参与意愿的影响研究》,郑州大学研究生常安洁、李菲带来《能量的液态交互:数字化舆论监督过程中的行动者动力关系》主题演讲,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王豪带来《新闻情感表达及其规范的理论想象与实践困境》主题分享。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李艳红担任下半场点评嘉宾,她结合当下热点,从研究设计、数据来源等出发,对发言人的研究成果进行逐一点评。




闭幕式

第四届新闻创新研究工作坊闭幕式在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01会议室举行,《传媒观察》主编赵允芳担任主持。经评议,涂凌波、张天放、张雨龙、王辰瑶、何源、肖鹏、黄阳坤、师文、闫利超、孙仲伯、周奕欣、潘笑、尚可可获得优秀论文奖。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刚在闭幕式致辞中,对每一位到场参会的专家学者表示感谢。他充分肯定本次工作坊的论文成果,并欢迎大家常来华工新传交流,感受羊城之美,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教授王敏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作为下一届论坛承办单位,其教师代表王敏教授在交接仪式上表示,感谢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为下一届论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诚邀各位专家学者明年相聚,漫步嘉陵江畔,探讨学术前沿,共享智慧成果。

在这里,读懂转型中的中国新闻业

在这里,探讨新闻业的未来

在这里,进行深入而严肃的思考

在这里,关心新闻人自己的命运!





订阅《新闻记者》其实很方便——


您可以在邮局订阅,邮发代号:4-371,全年定价216元。


您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通过编辑部直接订阅。或电话021-22897351咨询相关事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闻记者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